|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技术分享技术分享 |
出胶时间、针头大小对出胶量的影响
时间:2012-7-24
作者:admin
阅读:809
来源:本站
1、a、减小压力、缩短出胶时间和针头大小三者均可减少出胶量。较薄、较稀液体,如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或稀释剂则应减小压力,缩短出胶时间或选用较细的针头; b、增加压力、点胶时间和针头大小会加大出胶量。较厚、更粘稠流体,如膏状或润滑油需要更大压力,更长的出胶时间或更粗的针头; 较大压力或缩短出胶时间会加快点胶速率,产量较高; 减小压力或增长出胶时间会提高胶点大小的精确性。 2、针头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:不同的自动点胶机采用不同的针头,有些针头有一定的止动度。每次工作开始之前应做针头与工作面距离的校准,即Z轴高度校准。 3、胶水的粘度:胶的粘度直接影响点胶的质量。粘度大,则胶点会变小,甚至拉丝;粘度小,胶点会变大,进而可能渗染产品。点胶过程中,应对不同粘度的胶水,选取合理的压力和点胶速度。 4、胶水温度:一般环氧树脂胶水应保存在0~5℃的冰箱中,使用时提前半小时拿出,使胶水温度与工作环境一致。胶水的使用温度应为23℃~25℃;环境温度对胶水的粘度影响很大,温度降低粘度增大,出胶流量相应变小,更容易出现拉丝现象。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环境温度相差5℃,会造成出胶量大小发生50%的变化,因而对于环境温度应加以控制。同时环境的温度也应该给予保证,温度过高胶点易变干,影响粘结力。 5、固化温度曲线:对于胶水的固化,一般生产厂家已给出温度曲线。在实际应尽可能采用较高温度来固化,使胶水固化后有足够强度。 6、气泡:胶水一定不能有气泡。一个小小气泡就会造成许多产品没有胶水;每次中途更换胶管时应排空连接处的空气,防止出现空打现象。
广州市帮联机械有限公司
联系人:刘先生 电话:020-82380008 手机:13922120920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