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媒体观察:面板业慎防大陆养套杀
时间:2013-1-14
作者:admin
阅读:720
来源:本站
台湾面板厂一直喊说要到大陆设厂,但迟迟不见实际动作,一旦大陆等不到台湾面板业,开始自己建厂,并快速吸纳台湾人才,促使大陆面板厂也由量的提升,进展到质的进步,对台湾面板厂将非常不利。 这有点像股市的“养套杀”,刚开始需要你,喂饱你,等发展到足具规模,就不要你了,台湾面板业必须严防这种憾事发生。 大陆面板厂兴起,短期虽不至于对台湾面板厂带来冲击,但长期市占势必会受压抑。当韩国与大陆的品牌都不再依赖台湾的面板,台湾面板厂若还要维系找到出海口,我看只能依赖技术了。必须不断投入新技术,发展新产品,保持竞争优势。 台湾面板业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,其实是台湾电子业的缩影。台湾电子业是以横向、水平发展为主轴,不论是面板或DRAM,都是走代工模式,把做好的面板与DRAM等零组件,交给下游的品牌客户。 这种横向发展模式,初期必须依赖下游出海口,为三星、索尼与飞利浦等国际品牌大厂代工,藉由品牌大厂加持,提高全球能见度,再扩展到其他品牌客户。 面板是高资本、高劳力、进入障碍高、退出门槛也高的行业,当这个产业成熟后,现在已变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,并且由国家来带动面板产业发展。 韩国三星的发展策略,从面板、半导体、电视机与品牌,上下游一手包办,走的是垂直发展,这样的模式,是透过建立强而有力的品牌,为面板建立出海口。 当面板产能过剩,三星的品牌产品就会采用自家面板,解决面板过剩问题,每当面板短缺、价格上涨时,三星就挟品牌优势,压低价格向其他面板厂购买,让自家生产的面板,享有较高的价格优势。 台湾面板采横向发展,韩国面板则是垂直发展。台湾必须依赖品牌,才有活路。随中国大陆改革开放,成为世界工厂,也是全球的消费大国,台湾面板开始转而依赖大陆电视品牌,因大陆初期没有面板厂,与台湾面板厂一拍即合,形成垂直整合的模式。
大陆为建立自主面板厂,曾数度邀请友达、群创到大陆设厂,但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海啸以来,台湾面板厂缺乏资金,到大陆设厂的计划,也一再延宕,将不利台湾面板业长期发展。
另一方面,韩国与大陆目前都是由国家全力支持面板产业发展,台湾面板产业,既没有国家资金支持,也没有市场和强有而力的品牌做靠山,也是长期发展另一大隐忧。
广州市帮联机械有限公司
联系人:刘先生 电话:020-82380008 |